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

中上環 • 古今情意結


從排檔的人情味看香港的變化


    這個是一個在中環的擦鞋檔,位於香港心臟地帶的中環,有許多打工仔在午膳時間會到這
    些攤檔請人為他們擦亮鞋子,經營這些攤檔的人通常是上了年紀的人(五六十歲)。為客人悉
 心擦鞋的工作,在香港已式微了。



 這裏是石板街,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排檔。在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排檔裏,依然能分清每個
 排檔所賣的是甚麼,這裏的老闆都有一份熱誠,願意和顧客溝通,慢慢地就建立了關係,
 充滿厚厚的人情味。

 
 李錦記鞋店,位於中環地鐵站其中一個出口對面,這裏所賣的鞋有些有中國傳統特色,有
 些則是新穎的款式。這個檔口的老問年紀也不少了,靠著這個攤檔的收入過活。這些攤檔
 在香港島已不常見,尤其在中環這個經濟地帶。 

   

    通善壇位於香港中環威靈頓街,為一間註冊廟宇、慈善團體及有限公司。通善壇源於茶山
    慶雲洞,於一九三八年由張圖正、張覺覺、關常悟、梁通正、彭廣正及陳興正數位南海九
    江人士創辦。通善壇原先的壇址位於中環結志街,一九六八年才遷入威靈頓街現址。自創
    辦至今,通善壇共經歷了十五任主持的領導,期間一直以『宣揚道教,舉辦社會慈善活
    動』作為辦道的宗旨。通善壇有弟子二千多人,『信奉道教』是弟子入道的首要條件。



    
    中環雖然是一個商業活動地帶,但在半山區,仍然有許多舊式樓宇,排得井井有序。


    這裏是一個為人熟悉的石板街,可看到一些攤檔仍然售賣一些繡花線,吸引了不少的遊客
    和長者。價錢便宜亦是排檔的特色之一,沒有甚麼地方比街邊的排檔便宜,更有人情味。


    這是一個在石板街的一個藝術品,由一些毛線編織而成,為整個街道增添不少色彩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

經過這次的專題研習,我們學到了許多不同的文化。在中上環這個商業地區,想不到居然有這個舊城,而且有地道特色,有許多式微的小店,再次體會到人情味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下你的意見!